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中秋节场景。图片来自网络
电视剧《父辈的荣耀》中的春节场景。出品方供图
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关于节日的故事、场景和桥段,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了浓郁的情境氛围并且具有突出的艺术表现力。无论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还是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建军节等,影视创作者都试图通过相关情节和场景,传递节庆文化的传统价值和时代精神,让节庆文化成为影视作品唤起共情力、向心力,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抓手,令观众产生共鸣。
深度阐释主题
在中国人看来,节日不光是时间的标记、季节的刻度,也在岁月更迭中凝聚了深沉的生命哲思。在影视作品中,如果某个节日成为特定的叙事时段,就意味着创作者试图通过节日的特殊含义深度阐释作品主题,突出节日对个人、国家和民族非同寻常的意义。
对个人而言,节日都是对生命旅程的标记和阶段性总结。电视剧《人世间》开篇就是1969年的春节。简陋、杂乱的棚户区“光字片”里,春节的气氛却红火热烈。据统计,这部剧中至少呈现了13次春节场面——生活条件一次比一次更好,少不更事的孩子逐渐长大成人,父母的脸上每一次都多了几分沧桑,春节让“团圆”的概念更加强化,让“爱”帮助人们抵御世间风雨。电视剧《人生之路》里,高加林和恋人黄亚萍在上海过的春节有着别样的人生况味。高加林蜗居在一间阁楼里独自过年,格外思念远在陕北的父母,也渴望与黄亚萍团聚;黄亚萍一边陪父亲看春晚,一边也记挂着独自过节的高加林。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两个心有灵犀的人同时跑出家门,奔向对方。这个春节见证了他们离开陕北农村,在大上海再度重逢时对彼此更深的爱意,也留下了他们宝贵的青春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