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为乡村美育打开一扇窗

短短20多天时间,12岁的余凌晨,完全像变了个人。小余是河南光山县一小五年级学生。他之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见到陌生人甚至有些紧张不敢说话。然而,他如今却登上舞台,在儿童剧《少年司马光》中,成功饰演“少…

短短20多天时间,12岁的余凌晨,完全像变了个人。

小余是河南光山县一小五年级学生。他之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见到陌生人甚至有些紧张不敢说话。然而,他如今却登上舞台,在儿童剧《少年司马光》中,成功饰演“少年司马光”一角。

跟小余一样,《少年司马光》中饰演其他角色的17个孩子,也都在20多天里,从“戏剧小白”变成了演起戏来有模有样的小演员。

《少年司马光》剧照 赵业洋摄

《少年司马光》剧照赵业洋摄

乡村儿童长期处在儿童剧服务“盲区”中

这些孩子的改变,跟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有直接关系。

一年多前,由文旅部产业发展司牵线,河南省光山县有意邀请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共同举办乡村儿童艺术主题活动。

光山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曾是全国贫困县。“光山交通区位不占优势,县城离最近的高铁站有90公里,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观众是否愿意来?该县的硬件是否足以为活动提供支撑?”最初,对于在光山举办全国性儿童艺术活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脑中冒出无数个问号。

带着疑问,冯俐和团队来到光山进行调研。

“你看过儿童剧吗?”

“没有!”

“你听说过儿童剧吗?”

“没有!”

不同学校、不同年龄的孩子几乎一致的回答,让冯俐有些心疼。

光山的情况是全国儿童剧供需不均衡的一个缩影。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我国0-3岁农村儿童有1930万人,占全国0-3岁儿童的41.1%,3-6岁儿童(2022万)占比为40.6%,6-14岁儿童(5969万)占比为48.4%。与此同时,从事儿童剧创作和演出的文艺院团都位于城市。这导致广大乡村儿童一直处在儿童剧创作演出机构服务的“盲区”中。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在洋溢着酒精与豪情的时代,看李白、杜甫的舍与得
下一篇 国产体育题材影片不断拓展创新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