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中,如何护古建筑“周全”

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拥有数量繁多的古建筑。尽管近年来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但在庞大的“分母”面前仍稍显不足。及时发现并修复古建筑在自然灾害中遭受的损害依然面临挑战。2月6日发…

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拥有数量繁多的古建筑。尽管近年来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但在庞大的“分母”面前仍稍显不足。及时发现并修复古建筑在自然灾害中遭受的损害依然面临挑战。

2月6日发生在土耳其的两次地震引发全球关注。历史悠久的土耳其拥有众多各具特色的古建筑。此次的土耳其地震除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也对当地加济安泰普城堡、耶尼清真寺等历史悠久的知名古建筑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曾经雄伟的古建筑在强震的作用下仅余断壁残垣,不由得让人唏嘘不已。

这并非孤例。此前我国的汶川地震中,二王庙、姜维城古遗迹等古建筑也曾遭到一定程度的损毁。2022年,我国最长的木拱廊桥——万安桥在火灾面前也被烧得只剩骨架。

此次土耳其地震再次提醒我们,古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十分脆弱。我们需要加强保护措施,在自然灾害中,护古建筑“周全”。

古建筑更易受自然灾害破坏

在此次土耳其地震中,有近2000年历史的加济安泰普城堡位于震中附近,在地震中严重受损——不仅部分堡体在地震中坍塌,城堡旁边的挡土墙也多处倒塌,环绕城堡的金属围栏更是被震得七零八落。距离震中约160千米的耶尼清真寺也未能幸免,其主体建筑的圆顶部分几乎全部坍塌。

古建保护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指出:“加济安泰普城堡和耶尼清真寺的建筑结构形式均为抗震性能较差的砌体结构。这种结构正是导致二者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重要原因。”

周乾介绍,西方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多为砌体结构,也就是以砖石结构为主,将砖石作为核心承重材料的结构形式。由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块体之间采用砂浆连接,而砂浆本身的抗外力强度较差,因此其抗震性能很差。“此外,地震作用多以水平向为主。在水平向的地震作用下,连接砖石块体的砂浆很容易松散,导致砖石墙体松动、开裂,进而诱发建筑倒塌。”周乾说。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科幻电影背后的“中国制造”
下一篇 网络电影精耕细作结硕果(深观察)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