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红色文物遗产古田会议会址。
廖龙华摄(影像中国)制图:张芳曼汪哲平
核心阅读
现实主义精神持续高昂,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奋进历程转化为文艺作品中的生动故事,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
以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方式,开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宝库,赋予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以新的时代光彩。
英雄故事蕴含着家国情怀的强大感召力,记录英雄、塑造英雄、广泛传扬英雄精神,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是文艺作品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近年来,爱国主义主题文艺作品大量涌现,爱国之情喷薄而出,家国情怀感人肺腑,激发起广泛向心力、凝聚力,为奋进新征程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观照社会现实,描绘时代奋进之路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充沛的灵感、丰富的素材。电视剧《山海情》把镜头对准脱贫攻坚一线,扶贫干部马得福和乡亲们生动诠释了如何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彩调剧《新刘三姐》深入挖掘壮乡儿女追梦圆梦的动人故事,因歌起舞、以舞伴歌,抒发了真挚而热烈的乡土情、家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