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琵琶与诗的浪漫邂逅

引言琵琶,本作“批把”,又曾作“枇杷”。其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弾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由外域传入我国,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演变发展后,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顶峰阶段唐朝时,文人艺术家对其…

引言

琵琶,本作“批把”,又曾作“枇杷”。其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弾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由外域传入我国,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演变发展后,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顶峰阶段唐朝时,文人艺术家对其推陈出新,使其取得了乐坛霸主的地位,被尊为“燕乐之首“。

与此同时,唐诗亦十分风靡,因此唐诗中也出现诸多关于描写琵琶有名诗篇,且唐诗更是从多个不同层面、不同情感描写出发去对琵琶这项乐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见解,当时的艺人巧妙地将唐诗与琵琶艺术相融合,力图以音乐描绘诗中的意境,用音乐来反衬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唐朝琵琶与诗的浪漫邂逅

一、“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琵琶的起源及其在唐朝的形制

琵琶约始于秦汉之际,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朝。据刘熙《释名》释乐器第二十二曰:

“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因以为名。”

意思是枇杷(在魏晋时期,正式称"琵琶"),起源于北方游牧人民,是一种骑在马上进行演奏的乐器。据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四记载,唐代琵琶分三种:阮咸琵琶、曲项琵琶、五弦琵琶。

阮咸的形制在晋傅玄《琵琶赋序》中载"……圆盘柄直,阴阳叙也,柱有十二,配律吕也。四弦象四时……"由此可知阮咸琵琶的形制:圆形音箱,直柄,十二品位四弦。但其抱持姿势、弹奏方法却鲜有记载。

曲项琵琶的形制,薛收《琵琶赋》曰:"尔其状也……破觚成圆,虚心内受,劲质外宣",由此可见,其形制为梨形音箱,颈西而后曲,四弦四柱。

五弦琵琶的形制,唐杜佑《通典》载:"五弦琵琶,稍小,盖北国所出。"说明其音箱较小,共五弦。

唐朝琵琶在外观形制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充分运用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将传统的直项琵琶和由丝绸之路从西域引进东方的曲项琵琶相结合,制作出了半梨形的琵琶,此外,在形状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音柱的数量,这使得音域更为广泛,可以演奏更多高低音悬殊的乐曲。

在琵琶面板材料的选用中,一般采用梓木等木材,而在琴背面材料的选用中,唐朝时期则一般选用紫檀木,红木也可见,但紫檀木确实更为广泛,琴身材料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决定琵琶的音色,运用上等的紫檀木作为琴身制作,在音色上则更会清澈透亮。如珍珠般"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色,据史书记载,杨贵妃的琵琶就是用上上等的紫檀木制作而成的,可见当时皇室贵族对琵琶这项乐器的重视程度。

唐朝琵琶与诗的浪漫邂逅

二、唐朝盛世造就琵琶"燕乐之首"的霸主地位

"开元盛世"的局面使得唐朝成为史上极具浪漫的朝代,它融合了各民族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也由此促使了琵琶从外域流入中原,由于外来音乐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融合,使得琵琶的各方面发展不断提高,造就了琵琶成为"燕乐之首"的霸主地位。这也使琵琶有别于其他乐器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最受欢迎、流传最广、流派最多且名家辈出的乐器。主要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来看:

政治方面

公元618年,李渊统一全国建立了唐朝。唐朝中央政权机构沿袭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与前朝相比,削弱了主要部门长官的职能,以防止大权分散旁落,发挥三生议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使得政治环境稳定向上。又由于唐朝大开国门,注重外交。在宫廷中经常会宴请来自各国的重要宾客,而让这些重要宾客欣赏的带有娱乐性质的音乐,俗称"燕乐"(也称"宴乐")。而在燕乐中,琵琶则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乐器。

唐朝的统治者不但充分发挥音乐的政治功能,设置音乐机构管理规范各类音乐形式的发展和流传,还积极参与音乐的创作,对于音乐艺术而言,这便造成了自由、活泼而又浓厚的音乐思想文化氛围,琵琶在这样的音乐思想氛围中蓬勃发展。如唐玄宗更是大力支持宫廷音乐,成立"皇帝梨园弟子",规模宏大,艺术水平极高,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琵琶的发展。

经济方面

唐初至开元、天宝年间,唐朝经济蒸蒸日上,富可敌国。农业、手工业、造船业、矿冶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其高度发展的经济作为物质保证,又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唐朝制造业的发达也是形成琵琶艺术繁荣局面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琵琶是需要大量优秀木材制成的乐器。木材业一发达,像琵琶等大多数需要木材制成的乐器的制作就更加轻易,这样就为琵琶广泛流传而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文化方面

唐朝帝王大部分重视文化艺术的建设,在很多方面也借鉴了外来音乐文化。统治者将这些出色的外来音乐与本土音乐融会贯通和改良,遗留下大批的珍贵文化遗产。乐谱在交通不便和音响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对音乐的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燕乐半字谱是唐朝琵琶曲目的经典记谱法,它的代表曲谱是《敦煌曲谱》,其中记录了25首唐代乐曲,但经过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一致认为是琵琶谱。它的出现使之后的琵琶曲目都能够完整保存下来。

对此,白居易也曾留有诗作:

琵琶诗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一纸展开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

唐朝琵琶与诗的浪漫邂逅

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唐诗与琵琶艺术相得益彰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央视《十分深度》丨杨晓阳:描攀生动的丝路面孔
下一篇 “从动人的旋律中听取革命的步伐”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