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走向公共空间

“亚洲花卉主题园”种子广场松塔造型公共艺术作品。中国美术学院供图杭州亚运会的举办,让中国再次汇聚世界目光。与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相距不远的钱江世纪公园内,一座融合宋韵文化与亚洲植物文化的“亚洲花卉主题园…

让艺术走向公共空间

“亚洲花卉主题园”种子广场松塔造型公共艺术作品。中国美术学院供图

杭州亚运会的举办,让中国再次汇聚世界目光。与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相距不远的钱江世纪公园内,一座融合宋韵文化与亚洲植物文化的“亚洲花卉主题园”,以花为媒、以公共艺术为桥,向人们传递合作开创美好未来的心愿,成为亚运会热门打卡地。为配合杭州亚运会,一批富有文化韵味、融入体育元素、融合科技感与艺术美的公共艺术作品和文化景观在浙江多个城市相继落地,扮靓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成为家门口的“文化风景线”,为盛会营造热烈氛围。

近年来,以盛会助推城市文化建设已成趋势,公共艺术成为重要抓手,彰显城市品格、沟通中外交流、镌刻时代记忆。艺术走向公共空间,对创作材质、尺度和表达方式也提出了不同要求。如何彰显主题?如何协调与城市历史、自然、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近期一系列与亚运会相关的公共艺术创作,在极力彰显城市自然之美、文化之美、活力之美、自信之美中,为艺术走向公共空间提供启示。

如今,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大大拓展,许多创作者尝试以景观空间叙事来传递情感、赋彩城市生活。“亚洲花卉主题园”相关设计便是一种积极尝试。从整体到局部,花园囊括多个景观空间,赋予观众多重审美体验。如“种子广场”中央,用鳞片状的竹板创作成一件松塔造型的作品,松塔内部通过感应装置投射亚运影像,增强了趣味性和文化性。“好运莲莲”广场的圆形水池,既是景观设计也是公共艺术。池中种植20余种睡莲传递“好运连连”的美好祝福;祥云纹样分隔池底高差,不同色彩饱和度的玻璃形成了色泽渐变的池底空间,宛如莫奈油画《睡莲》般充满浪漫诗意。夜间,池底灯光亮起,更添梦幻之感,成为花园特色夜景之一。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国家投入超20亿元助力西藏文物事业发展
下一篇 生动展现体育之美(坚持“两创” 铸就辉煌)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