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戏曲发展的创新之路

图为《牡丹亭》剧照。上海昆剧团供图核心阅读新时代,戏曲依然肩负着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重任,需要持续释放艺术的生命力和亲和力,不断繁荣发展,更好担负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在坚守戏曲本体的基础上,吸收借鉴现…

探索戏曲发展的创新之路

图为《牡丹亭》剧照。上海昆剧团供图

核心阅读

新时代,戏曲依然肩负着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重任,需要持续释放艺术的生命力和亲和力,不断繁荣发展,更好担负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

在坚守戏曲本体的基础上,吸收借鉴现代元素,追求古老戏曲与当代艺术的有机结合、东方神韵与现代精神的高度统一、乡土文化与都市审美的和谐兼容,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融中,探索戏曲发展的创新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观众基础,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中华民族丰富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在赓续中华文脉中具有重要意义。

戏曲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戏曲是家国历史和民族记忆的载体,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至今仍充满活力,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具有东方特色和中国韵味的艺术样式。传统戏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家国天下的历史叙事、忠孝节义的世情伦理,又有神话传说、儿女情长的故事,或经口口相传,或由文字记载。中华民族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许多故事被搬上戏曲舞台,“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尽的三列国”。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有与之相应的系列戏曲呈现,作为珍贵文献资料,为众多剧团和剧作家提供了创作改编、移植排演的剧本资源。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多地探索提升假日旅游体验
下一篇 多彩文明 辉映丝路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