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艺术创意的背后是文化表达,文化才是内核,是灵魂。
从事艺术创作近30年,我深刻感受到社会发展给舞台艺术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艺术创意的背后是文化表达,文化才是内核,是灵魂。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
因为父母从事音乐创作和教育工作的缘故,我自幼学习钢琴,后来进入舞蹈学校学习舞蹈表演。双学业的经历为我的编导生涯打下坚实基础,也给予我广阔的艺术视野。这些年来,我有幸参与一系列重要演出活动创排:担任央视春晚舞蹈总监、担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执行导演、担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副总导演、担任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舞台导演工作需要综合考虑舞台相关的方方面面,跨领域的学习经历让我能快速掌握新的技能并运用于舞台创作中。丰富的艺术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文艺创作者要广泛学习、博采众长,知识面够广,文化底蕴够深,艺术表达才会更丰富,作品内涵才能更厚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我们创作舞乐《中国故事·十二生肖》,希望通过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十二生肖,展现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十二生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演员要塑造的不仅仅是“十二动物”,更是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的生肖形象。主创成员翻阅大量史书和资料,期望把中国人对时间、生命的理解呈现出来。在“卯兔邀月”“午马奔云”“辰龙归元”等篇章中,我们草蛇灰线地暗伏多条时间线索——晨钟暮鼓的一天、春夏秋冬的一年、子丑寅卯的十二年、一甲子的六十年,再将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等元素融入舞蹈和音乐中。很多外国朋友对中国的十二生肖很感兴趣,因此节目运用不同国家的打击乐器,用拟音的方法展现人们所熟悉的四季更迭。春天会有流水鸟鸣声,夏天会听到从小雨到暴雨的声音变化,秋天丰收的锣鼓敲起来,冬天万物寂静又隐约听到沙沙响,那是白雪飘零的时刻。演出得到很多好评,有的外国朋友看完之后,会带着朋友再看一遍,一起分享中华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