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论坛以“新时代·新征程·新力量——电影和观众在一起”为主题,邀请近年来活跃在电影工作一线的青年导演、编剧、制片人等从业人员代表出席,为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新技术为电影产业增添新活力
近年来,人工智能、5G传输等先进工业技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我国电影创制流程中。本土数字特效行业的兴起,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电影过分依赖外国的“卡脖子”难题。数字电影产业公司不断涌现,不仅帮助影片前期拍摄、后期制作过程降本增效,更使得成片镜头日益精美,给观众带来更优质的视听体验。
围绕“技术如何赋能电影产业”,电影制作人、视效从业者、数字化产业代表分别就创作细节、行业发展等内容进行分享。《流浪地球2》使用5G云端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北京、青岛、纽约、巴黎等多地的实时监看和拍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使用全CG技术完成朝歌城场景一比一制作,运用动态捕捉技术呈现数字角色雷震子的形象。数字特效并非幻想类电影的专属,《我不是药神》《万里归途》等现实题材电影也大量采用数字特效等技术手段提升影片质感。对此,青年导演戴墨在发言中表示,创作者在电影创作中应该拥抱工业和科技,让电影制作更加规范化、流程化,最终达到工业化的理想状态。
从云计算到虚拟摄影,从5G传输到AIGC,中国本土数字特效团队已全面主控了近几年中国大片的创作和生产,影视产业实现技术引路和转型发展。论坛上,《流浪地球2》视效公司负责人徐建表示,好视效的标准不是简单的炫技,而是为影片的精神内核服务、为故事服务、为角色的表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