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中央厅的“头条”,竟然是它!

作为全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伫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气势恢宏、威严雄壮。中国国家博物馆(南门外景)。图: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从面向天安门广场的正门步入,正是名为“艺…

作为全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伫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气势恢宏、威严雄壮。

“国博”中央厅的“头条”,竟然是它!

中国国家博物馆(南门外景)。图: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从面向天安门广场的正门步入,正是名为“艺术长廊”的国博西大厅。厅内没有一根立柱,放眼望去一马平川,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

西大厅的中间部分被称为中央厅,国博的重要仪式都在这里举办。站在这里,最令人无法忽视的就是作为大厅背景的巨型花岗岩浮雕“愚公移山”:几名高大健硕的壮年男子,顶天立地,手持钉耙奋力挥向大地;他们姿势表情不一,或呐喊或瞠目,或蹲踞或挺身,呈现出蓄雷霆之力蓬勃待发的动态美感,大有要撑破画面而出的气势。

“国博”中央厅的“头条”,竟然是它!

国家博物馆西大厅浮雕“愚公移山”。图:新华社

愚公移山,出自战国时期的典籍《列子·汤问》,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国博为何将这个故事放在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1.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

国博“愚公移山”浮雕,以徐悲鸿客居印度时所作的国画《愚公移山》为原本,由雕塑家曾成钢主持创作,长36米,高12米,面积略大于一个标准的篮球场。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出自《列子·汤问》中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其出入,带领子孙想把山铲平。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的言行感动了上天,两座山被搬走了。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王艾石新艺术理论,将新旧艺术分水岭定格在了今天
下一篇 北京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