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一度的孔子诞辰日,人们在纪念孔子之时,恐怕也会好奇,孔子到底长什么样?作为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既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位古圣贤,也是最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人之一。他的理念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国人的气质,还深刻影响了东亚、东南亚等儒家文化圈。
孔子是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国人。在美国最高法院的门楣上,孔子与古埃及的摩西、古希腊的梭伦的塑像并排站立。法国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宣言》,写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这样一位现代人最熟悉的古人,我们对他的相貌如何,却知之甚少。翻开《论语》,我们可以看见孔子的笑——“莞尔而笑”,孔子的哭——“颜渊死,子哭之恸”,孔子的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的骂——“朽木不可雕也”,甚至孔子如何穿衣、吃饭、如何睡觉的细节都有,但是对孔子的相貌少有论述。
孔子是“反宇”的“长人”吗
距离孔子两百多年的荀子说,孔子“面如蒙俱”。杨惊注:“俱,方相也。其首蒙茸然,故曰蒙俱。”说孔子的脸像驱鬼的神像。这是一个比喻,喻体和本体有不止一个相似之处,关键看取的是什么相似。一般理解为孔子的脸长得和驱鬼的面具一样,给人以凶神恶煞的感觉。也有人认为,是说孔子的脸有威仪感,就像驱鬼面具一样,具有威慑力。结合《论语》中说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后一种解释似乎更接近实情。
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被后世看作信史。他距离孔子已有三四百年。当时经学兴起,带有迷信色彩的谶纬之学中就有关于孔子容貌的内容。比如“孔子反宇,是谓尼甫(一作尼邱)”(《礼纬·含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