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画传》: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奔腾不息的黄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凝结着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编的《黄河画传》一书,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紧扣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这一重大文化工程,全景展示黄河历史与现状,配以大量精美图片,呈现一个纵贯千年、立体多维的黄河全貌。
关于黄河的资料可谓汗牛充栋,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古代诗篇,到黄河沿岸九省区的文物古迹,再到历代黄河治理的文献记载……如何将黄河流域千年文明与当代风貌浓缩在一本书里,是《黄河画传》编撰面临的挑战。该书架构清晰,通过“中华母亲”“河山一统”“文化宝藏”“泽润华夏”“千年忧患”“沧桑巨变”“民族基因”7个篇章,串起了黄河流域的历史春秋和文化源流,并从考古、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角度,对黄河相关历史知识与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梳理。
翻开《黄河画传》,我们可以从黄河连接长城内外、融汇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历史中,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生不息;从黄河两岸产生的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艺术珍品和科技成果中,感受黄河文化的蔚然大观;从千百年来同黄河水旱灾害的斗争中,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实施的“蓄水拦沙”“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调水调沙”等一系列治河方略中,见证黄河岁岁安澜的巨大历史性成就,感悟不惧艰险、敢于斗争、坚忍刚强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