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准备登上“知音号”游船。武汉朝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供图
观众参观“河之恋”展厅。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供图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包括《又见平遥》《知音号》等实景演出,西安长安十二时辰、沈阳中街步行街等主题街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等推出的沉浸式展览等。这些案例深度应用前沿技术,以沉浸式表达发掘文化旅游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呈现新风貌,带给大众多元的文旅体验。
沉浸式演艺:
观众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傍晚时分,游人陆续来到湖北武汉的江边码头,登上即将启程的“知音号”游船,开启一段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相遇的故事。
武汉文旅集团旗下项目《知音号》是一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主创团队打造了一艘具有复古风格的蒸汽轮船和一座汉口码头,船和码头即剧场,演出以在长江上漂移的方式进行。这部剧目通过对码头大佬“面窝”、爱国商人“许世康”、桥梁学家“茅天泽”等108个角色的演绎,让武汉历史文化故事“活”起来。
与传统舞台演出不同,《知音号》不分观众区和表演区,观众穿梭在客舱、舞池、酒吧等空间,在与演员的互动中走进剧情,共同演绎这一场“武汉故事”。“有一种穿越感,好像来到了百年前的武汉。观众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这种体验非常特别。”游客王昕冉在观演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