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诵读,“打开”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方式

正在上映的国风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因很高的“含诗量”——使用了48首唐诗而受到广泛关注。观影过程中,很多人尤其孩子,不由自主地跟着剧中人物吟诵起古诗来,观影现场竟然成了“背诗”现场。由于是动画片,…

正在上映的国风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因很高的“含诗量”——使用了48首唐诗而受到广泛关注。观影过程中,很多人尤其孩子,不由自主地跟着剧中人物吟诵起古诗来,观影现场竟然成了“背诗”现场。

由于是动画片,影片中的诗歌吟诵皆由配音演员完成。或抑扬顿挫,或扣壶长吟,或铿锵有力,或低回婉转……配音演员们的吟诵,不仅让画面和声音达到最佳同步效果,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也让观众领略到诵读艺术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安三万里》的制作是一次成功的古诗诵读实践;观众观看《长安三万里》则是对诵读艺术的一次亲身体验。

唐诗三百首,人生天地间。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诵读包括唐诗在内的古诗词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观看《长安三万里》,当耳畔响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经典诗句,很多观众难掩心中激动,纷纷跟着小声吟诵起来,影院里由此出现了“学习式观影”的动人景象。在对经典诗句一遍遍的诵读中,观众不仅领略了古典诗词韵律和谐、文字精练的艺术特色,也看到了诗词背后恢宏壮阔的历史往事,更激活了埋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正如一些观众所言,“原来我对这些诗词的记忆并没有被时间冲淡,而是刻在了血液里,一经触动,便如洪水一般涌现,可能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所在”。

诵读是把文字语言转变为有声语言,但这种有声语言是抽象且转瞬即逝的。所以,诵读在传递信息方面并不具备天然优势。另外,古典诗词多创作于千百年前,其中的很多人物、事件、典故等并不为今人熟知。人们通过逐字逐句阅读古典诗词,尚且不一定能迅速理解其中的含义,通过聆听古典诗词诵读,又如何进入传统文化的世界?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博物馆热,升温更要“保温”
下一篇 古代那些科举落榜生是怎样逆袭的?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