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中的中华文明

西夏文刻本《论语》资料图片西夏文木活字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资料图片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译经图》资料图片西夏文是宋辽夏金时期西夏王朝创制的文字,记录西夏统治民族党项族的语言。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与其他…

西夏文中的中华文明

西夏文刻本《论语》资料图片

西夏文中的中华文明

西夏文木活字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资料图片

西夏文中的中华文明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译经图》资料图片

西夏文是宋辽夏金时期西夏王朝创制的文字,记录西夏统治民族党项族的语言。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与其他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于明清之际消亡,融入汉族以及其他民族之中,西夏文便成为无人能识的死文字。20世纪初以来,在内蒙古黑水城遗址,甘肃武威、敦煌,宁夏贺兰山等处陆续出土了大量西夏文文献。百余年来,国内外专家不断解析文字,译释文献,取得了巨大进展,催生了西夏学的形成和发展。西夏文及其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明元素,揭开西夏文密码,寻根探源,认真梳理、发掘,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意义深远。

借鉴汉字创制西夏文,翻译典籍弘扬中华文化

西夏文是西夏立国前仿照汉字创制的,与汉字一样,属表意性质的方块字,由横、竖、点、拐、撇、捺等笔画构成,自上而下成行,自右而左成篇。其文字构成受到汉字“六书”影响,有规律可循。《宋史》记载西夏文“字形体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重复”。八分体是汉字隶书体的一种形态。乍一看西夏文文献,和汉文极为相近。在少数民族古文字中,西夏文是最接近汉文的一种。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坚定崇德尚艺的追求 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下一篇 一周七天都能逛!这些博物馆暑期“周一不闭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