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过去,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当年19岁的青年才俊刘诗昆在那场比赛中勇夺亚军,年少成名,一举天下知。时光荏苒,刘诗昆虽已耄耋之年,但依然保持着长青不衰的艺术活力。如今,他重临故地,身份变为大赛评委。
6月19日,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恢弘的大音乐厅内座无虚席。舞台中央,84岁的中国钢琴家刘诗昆坐在钢琴前,在交响乐团的协作下,奏响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二乐章《黄河颂》。
这晚,第17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在莫斯科开幕。刘诗昆受邀担当本届比赛评委,并在开幕式上演奏。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琴声清亮如珍珠洒落冰面,一曲终了,观众席掌声雷动。鞠躬,致谢,刘诗昆再次坐下,独奏一曲《我的祖国》。荡气回肠的钢琴曲令观众屏住呼吸,为之动容。
四年一度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被誉为“古典音乐界的奥林匹克”。“第一届比赛的举行轰动了全世界,当时我才刚满19岁,是最年轻的参赛选手。”1958年,刘诗昆参加了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获得第二名。
刘诗昆不仅见证了中俄两国音乐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更始终亲力亲为,推动交流。7月1日,刘诗昆还将带领中国音乐家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举办音乐会,把更多优秀中国音乐家介绍给俄罗斯听众。
他是中国钢琴界的“一代男神”、名副其实的钢琴大师。历经沧海横流的年代,一生波澜起伏、遏浪前行,却始终淡定温厚、初心不改。荣耀加身时,宠辱不惊;遭遇迫害时,行苦志坚;人生安定时,不矜不伐。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中,刘诗昆钢琴演奏水准经久不减,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长久不衰,被称为“长青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