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其中凝聚着人民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结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有的文化瑰宝。近年来,随着我国动画电影的快速发展与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动画电影创作者自觉地将非遗元素融入动画影片的创作之中,通过动画电影对非遗生动、直观的呈现和创新表达,增加了动画电影的文化内涵。
非遗融入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的精品佳作不断涌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等多部影片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充分彰显出中国动画电影蓬勃的生命力。在“中国风”动画电影中,大量非遗元素的融入,不仅为影片加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核,使影片更具民族特色与文化韵味,而且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全新路径,有着重要的意义。
彰显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底蕴。米粒影业首席执行官张青曾表示:“文化底蕴是动画作品的灵魂,动画创作只有尊重和吸收民族独有的文化精神,才能走出一条坚实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文化底蕴是保持中国动画电影旺盛生命力的强劲根基。非遗作为我国各民族世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意蕴深厚、形态多样,承载着各民族独特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为中国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因此,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者通过深入挖掘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间美术等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其融入中国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场景构建、电影主题等方面,创作出极具中国风格的动画电影,使中国动画电影在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的双重助力下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助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国动画电影是深受当代大众青睐的艺术形式,将非遗元素注入中国动画电影中,能够为非遗注入时代活力,使非遗“活”起来,实现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一,将非遗元素融入中国动画电影,可实现对非遗的长久记录和保存。动画电影创作者可将平面化、静态化的非遗转化为立体化、动态化、开发性的影像语言,并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对非遗进行音像化、视觉化的记录和保存,从而使非遗的原始形态和艺术特色得以长久延续。其二,将非遗融入中国动画电影,可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动画电影创作者通过大胆改编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并借助数字新技术对非遗进行创新表达,从而使非遗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被不断再创造,实现非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