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剑客究竟能不能随意携刀剑行走江湖?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每每吟咏李白的《侠客行》,尚义任侠之气扑面而来,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白马剑客,持在手里的吴钩宝剑映着…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每每吟咏李白的《侠客行》,尚义任侠之气扑面而来,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白马剑客,持在手里的吴钩宝剑映着皎皎月辉,比霜雪更清冷,更寒冽,更孤高,脑海里一人一剑的景象不知激荡了多少少年的澎湃热血,令人神驰而久久无已。

在古代,剑客究竟能不能随意携刀剑行走江湖?

来源/电影《决战紫禁之巅》片段

然而,当我们回过神来,不禁又会思考,剑客究竟能不能随意携刀剑行走江湖?宝剑是挂于背上、系于腰间还是握在手里?我们不妨纵览历史,一窥古人出门携带武器这件事。

古人出门能不能带武器?

武器本质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它的发明源于人类采集、狩猎的生产活动,因此,最初武器的概念是模糊的,哪怕只是一草一木,只要能用以攻击则都是武器。随着金属类武器的日益发展,人类进入了持续时间较长的冷兵器时代,武器也多特指金属器械。

在冷兵器时代早期,武器还常与农具相含混,因农具平时既可劳动,需要时亦可当武器。《西游记》里猪八戒的武器就是“九齿钉耙”,也常被沿途交手的妖怪嘲笑为“庄稼人的把式”。

在古代,剑客究竟能不能随意携刀剑行走江湖?

影视剧中扛着九齿钉耙的猪八戒。来源/86版《西游记》截图

春秋以前,铁制工具尚未推广,青铜农具易断且价格不菲,因此,普通百姓大多无力购置金属农具,更遑论当不得饭吃且不适用于生产的刀剑等兵器。而携带木质、石质工具出门并非难事,“扛着锄头去种地”“拿着镰刀去割草”也不会被官府禁止。到了战国时期,铁制器逐渐被推广,且战乱频仍,列国大多对民间武器管控不甚严格,民即可为兵。据《史记》记载,落魄的齐国人冯谖便能佩剑游走,在孟尝君府上阴阳怪气地三次弹长铗而歌(长铗即长剑),可见,历史上也确有佩长剑浪迹者。

在古代,剑客究竟能不能随意携刀剑行走江湖?

战国时期的素剑。来源/故宫博物院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写在汉代简牍上的丝路盛况
下一篇 带人们领略被古时明月照耀过的时光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