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城市书房、城市书屋146个,接待读者超千万人次,辽宁沈阳——
特色书房,温润一座城(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图为读者在沈阳老北市汉字主题书房学习弹奏古琴。本报记者胡婧怡摄
核心阅读
废弃锅炉房改造为城市书屋,老旧历史建筑变身特色阅读空间……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在城市更新中,因地制宜建设城市书房、城市书屋。通过优化服务质量、拓展活动场景,城市书房不断融入公众生活,成为市民享受文化生活的新选择。
早上8点,阳光穿过落地玻璃,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的莫子山城市书房迎来了第一批读者。刷脸识别、书架选书、桌前坐定……书房内沙沙的翻书声,让市民郑女士和她12岁的儿子不由得放轻了脚步。书房位于莫子山公园一隅,读者抬眼便可欣赏窗外风景。
为建设书香沈阳、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沈阳市自2021年启动城市书房建设工作,目前已累计建成500平方米以上的城市书房26座、100平方米以上的城市书屋120间。“相比传统阅读空间,城市书房距离社区近、服务时间长、书籍内容新。”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克斌说,“城市书房在智慧服务、文化展示、公共活动等方面各具特色,正成为市民享受文化生活的新选择。”
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城市书房
复古红砖,黑色格栅,绿树掩映中,一栋二层建筑自成一道风景。进入其中,6米多高挑空、200余平方米的空间内充盈着纸张的墨香,高低错落的阶梯巧妙地将空间分隔成阅读区、自习区、儿童区等多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