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新探索

2023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102周年华诞。7月1日起,电影《力量密码》在全国上映。该片举浙沪赣皖四地之力联合打造,由宁波影视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创作摄制,聚焦“首部党章守护者”、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

2023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102周年华诞。7月1日起,电影《力量密码》在全国上映。该片举浙沪赣皖四地之力联合打造,由宁波影视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创作摄制,聚焦“首部党章守护者”、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党员张人亚英勇无畏、鞠躬尽瘁的革命生涯,深深打动了观众。

张人亚1898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6岁到上海的银楼当学徒,后成为上海金银业工人领袖。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张人亚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珍藏的一批文件资料带回老家,托付给父亲张爵谦保管。张爵谦为骗过敌人,为张人亚设立“衣冠冢”,将这些珍贵文件资料藏进空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过八旬的张爵谦挖开墓穴,将这些珍贵文件资料交给了党组织。这些珍贵文件资料中,有1920年9月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如今陈列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展厅。而张人亚、张爵谦保存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决议案》,成为记录中共二大的孤本文献,其中收录的中共第一部党章更是弥足珍贵。

影片体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牺牲与奉献,深刻而厚重。影片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幕,是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张人亚在广场上高举《共产党宣言》,慷慨激昂地演讲:“每一位劳苦大众都需要有一个密码,来打开禁锢我们内心的牢笼,来打开买办、资本家、帝国主义的枷锁。这本书,就是我们需要的密码。只要读懂了这本书,对它有了一种坚持,它必将带领我们打开力量与希望的大门!因为它就是我们力量的密码!”影片将主人公置身于宏大历史事件,揭示出《共产党宣言》彰显的真理力量。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越来越受到观众欢迎。在承载主流价值、彰显时代精神的同时,新主流电影采取工业化制作模式和类型化叙事范式,叫好又叫座。《力量密码》借鉴了新主流电影的叙事手段,加入枪战、谍战元素,情节跌宕起伏,富有艺术张力。影片力图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语境中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主创精心设置了张人亚与尤涛这对人物关系。他们原本是“同心同结”的兄弟,张人亚还曾在巷战中因舍身救尤涛而被手榴弹炸伤。但起义胜利后,尤涛没有抵制住物质诱惑,革命信念动摇,两人分道扬镳,最终成为你死我活的对手。影片通过这组人物关系,反衬出张人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质和他的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1932年,张人亚在工作中病故,瑞金中央苏区《红色中华》刊发的悼词称赞他为“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重现经典 接续古今——在水印版画中感受匠心传承
下一篇 古人的夏日“续命水”有哪些?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