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靠什么走红“一带一路”?什么样的电视剧最受沿线国家观众喜爱?
日前,河北大学“智能文化认知创新团队—中国电视剧海外传播”课题组与第三方调查公司合作,先后对俄罗斯、印度、越南、泰国、埃及等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深度调研,并发布了调研结果。
结果显示,观剧数量方面,看过中国电视剧的受访对象中,22.8%的观众观看超过10部。观看数量之多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电视剧的出口数量之大,另一方面也说明部分观众已经形成了观剧惯性或信任效应,会在同类型题材电视剧中持续跟进观看。观看2—3部的观众占比最高,为28.6%。看过中国电视剧的观众普遍认为,中国人勤奋刻苦,爱岗敬业,注重天伦之乐,在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与集体价值等整体性维度。
电视剧观看体验与对中国文化的评价有着什么样的关联?调研显示,从个体意愿、人际互动与文化接受三个层面,各国观众均给予较为正面的评价,如观看电视剧后认为中国家庭比较幸福的群体,最愿意与中国人交朋友;对中国电视剧讲述的友情故事最为关注的群体,最愿意与中国人交朋友、结婚、做生意。
在平台与渠道方面,调研发现,在电视剧传播中,本国电视台和本国网络等大众传播渠道以及本国人和中国人等人际传播方式,仍然是影响观众观看选择的主要方式。
亚洲是中国电视剧最早的出口地区,目前也是中国电视剧最大的海外出口市场。地缘与文化的相亲性有利于中国电视剧的传播。而中国电视剧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传播,则更体现了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的成功。
具体来说,《长安十二时辰》等武侠剧或古装题材的历史剧往往以恢宏的场面、华丽的服饰与道具,满足国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好奇心,再加上青春、爱情、动作等元素的搭配,使外国观众更容易跨越文化与历史的隔阂,迅速投入到剧集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