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海报。朱乐贤供图
作为创作者,我们要继续发挥纪录片真实可信、生动可感的优势,争取推出更多精品佳作,以多彩影像记录乡村振兴,用精彩故事展现中国力量。
乡村振兴是当代纪录片创作的重要题材。近年来,我参与创作了多部乡村题材纪录片,涵盖民俗、美食、教育等多个领域,讲述不同人物和不同群体的精彩奋斗故事。这些作品反映乡村发展的崭新面貌和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在海内外取得良好传播效果,获得观众和行业肯定,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了力量。
如果要总结经验,首先是我们坚持了大时代、小切口的创作理念。将时代发展通过真实具体的人物故事娓娓道来,让观众更容易接受,更容易产生共鸣。无论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还是城市更新、美丽中国建设,这些宏大主题都反映了当代中国快速发展的现实,但纪录片拍摄是有自身规律的,不能面面俱到,贪大求全往往适得其反。实践证明,小切口是符合创作规律的有效叙事策略。在创作《柴米油盐之上》的过程中,我们就是从小切口出发选择人物故事的。作品中,主角是村党支部书记、卡车司机、杂技演员、民营企业家,他们是普通的中国人,是社会发展的亲历者,更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就是讲述中国故事,而且是鲜活真实、接地气、贴人心的故事。
比如,通过卡车司机琳宝能够看到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创作之前,我们通过调研发现,货运司机是一个人数庞大的职业群体,他们的辛勤工作为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让中国的物流效率享誉世界。能不能找一个典型的表现对象?我们找到了琳宝,她是一个小个子女孩,却开着一辆庞大的重型卡车。一小一大,在视觉上形成了巨大冲击。同时,琳宝身上又有着中国人勤劳、能吃苦、肯奋斗的品格。作品记录下她每天驾驶重卡行驶在公路上的场景,使她成为数以百万计中国卡车司机里的“这一个”,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生机活力,也生动揭示了繁荣背后的成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