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博物馆:黔贵大地文化多彩

“菱石虽小,内蕴贵州文化千山千岛。”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一座菱形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建筑外墙整体呈棕色,并点缀有彩色色块,显得庄重又活泼,这便是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现…

“菱石虽小,内蕴贵州文化千山千岛。”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一座菱形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建筑外墙整体呈棕色,并点缀有彩色色块,显得庄重又活泼,这便是贵州省博物馆。

贵州省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现藏有反映贵州历史文化的出土文物、化石标本、近现代文物、民族民俗文物、瓷器、书画、玉器等5.3万余件,尚在整理中的自然标本和古生物化石30多万件。

2017年9月,贵州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新馆建筑面积4.7万余平方米,目前常设“民族贵州”“古生物王国”“历史贵州”3个基本陈列,还有数字体验馆、非遗剧场、4D影院、学术交流区等功能区,成为集展览、研究、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聆听悠远历史故事

“历史贵州”主要包括“探访观音洞”“夜郎寻踪”“建省之路”“文教兴延”“黔山红迹”5个部分,生动展现了贵州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1964年,黔西观音洞遗址的发现拉开了贵州旧石器时代考古序幕。观音洞遗址位于黔西县观音洞镇观音洞村,它是贵州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黔西观音洞遗址出土石制品3000余件,加工简单,刃口较为陡直、厚钝。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20多种已灭绝的哺乳动物化石。据此,考古学家将该遗址年代定为旧石器时代早期。

展厅内用一整面墙来展示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的各类石器,反映了石器打制技术到磨制技术转变的漫长历程,从中可以窥见人类何时出现审美、何时开始用火。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战国秦汉时期,夜郎称雄于以今贵州为主的广大区域,贵州因此被称作“夜郎故地”。据介绍,在贵州境内发现的赫章可乐遗址、威宁中水遗址、普安铜鼓山遗址等可能是夜郎国的活动区域。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吉祥物形象设计能够带给城市什么?
下一篇 冬奥入题冰雪着墨银幕荧屏体育题材佳作云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