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水利遗产:不该忽略的红色记忆

在2021年公布的全国首批革命文物名录中包含86处红色水利遗产。以红旗渠为代表的红色水利遗产,向世人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

在2021年公布的全国首批革命文物名录中包含86处红色水利遗产。以红旗渠为代表的红色水利遗产,向世人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真实答案。

红旗渠:红色水利遗产的代表

红色水利遗产:不该忽略的红色记忆

红旗渠图片由作者提供

20世纪60年代开始,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地方党委“重新安排山河”的号召下苦干十年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结束了当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这一工程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而它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则是“红旗渠”。红旗渠的修建,继承了当地数百年来的治水传统和技术经验,也深深印刻着时代烙印,充分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新的社会制度下,林县人民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群众不畏条件艰险,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在太行山绝壁山巅挖砌垒筑宽2米、高3米、总长度达到1500公里的引水墙。施工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不怕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先后有81位修渠工人献出宝贵的生命。

红色水利遗产:不该忽略的红色记忆

当年的妇女和男人一起,用铁锤和钢钎在太行山上创造出了一个世界奇迹——“红旗渠”。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林州市考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精神永在!”

红色水利遗产:不该忽略的红色记忆

当年,林县人民就是这样用绳子悬挂在峭壁上,硬是在太行山的绝壁山巅凿出了福泽百姓的“红旗渠”。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色彩斑斓墨气氤氲——纸绢上的文明印记
下一篇 春意暖两岸,元宵共团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