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癸卯兔年春节刚过,回顾和品评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可以看到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的精彩作品层出不穷,这是天南海北的观众对本届央视春晚的共同印象。比如创意歌舞《满庭芳·国色》、舞蹈《锦绣》《碇步桥》、戏曲集锦《华彩梨园》、杂技《龙跃神州》、歌曲《百鸟归巢》《家园》、武术《演武》、民俗表演《我和爷爷踩高跷》等作品,都是如此。我们有理由为这一批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春晚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水准、所赢得的良好口碑而欣喜,还应当为传统文化正日益明确地成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自觉而欣慰。
舞蹈《碇步桥》贾宁旨摄
对于整台晚会所体现的传统风韵而言,舞蹈节目的作用显然是不应忽视的。通过《满庭芳·国色》《锦绣》《碇步桥》以及《百鸟归巢》的舞蹈部分等,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中来自历史和传统的印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惯性的体现,也是创演者有意向传统靠拢、向经典致敬的产物。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这一系列作品不是历史与传统在当下舞台上的简单“镜像”,而是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文化在继承精髓的基础上,对之进行再创造、深加工的智慧结晶,如此才使得这些作品摆脱了符号化的痕迹,并在古色古香的意境中,展现出原本存留在文献典籍、文物实物、民俗传说中的民族特征鲜明的历史文化信息,准确契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从这个意义来说,《满庭芳·国色》堪称缩影。舞蹈艺术本身一向强调直观的外在美,一个舞蹈创作中屡见不鲜的误区就是只用肢体动作本身的美感,来代替对主题的挖掘。《满庭芳·国色》旨在以数种古典韵味浓郁的色彩来探寻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一主题的抽象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似乎更容易陷入这一误区。实际上,《满庭芳·国色》通过舞者和某种特定色彩的“对舞”,形成了“双主角”的舞台格局。舞者既是这一富有东方古国美学意味的色彩的人格化,自身又有着鲜活灵动的生命质感。色彩在水中的沉淀漂浮和舞蹈动作之间呈现出强烈的互文效果。于是,舞蹈技巧的难度和美感与作品主题的历史感、深刻性融合起来,带给观众极富哲理性的审美体验。这部作品在舞蹈艺术的思想性、抽象观念的拟人化等方面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是突破性的。作为舞剧《五星出东方》选段的《锦绣》,取材于汉代织锦文物图案,这一文物发现于新疆和田的尼雅遗址,该作品就旨在彰显这一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创作者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故事化处理,给厚重深邃的主题赋予了流畅的叙事性肌理。《碇步桥》则从古代迈入现实,将江南水乡女子的日常搬上舞台,极富生活情趣。南音是我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鸟归巢》又是南音中最重要、最知名的谱目之一。本届春晚上歌曲《百鸟归巢》的舞蹈部分,以当代舞蹈的技法为手段,使得原本有着浓郁地域特点的音乐表演变得生动鲜活,观众得以借助舞蹈场景所形成的画面感,更真切地领略到有着悠久历史的南音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