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守正创新之道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交响音乐会现场本报记者卢旭摄1942年,80年前的延安响起了第一声春雷。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述的文艺观,给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思想震动。时隔7…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守正创新之道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交响音乐会现场本报记者卢旭摄

1942年,80年前的延安响起了第一声春雷。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述的文艺观,给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思想震动。时隔7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两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讲话”精神一脉相承,重申了党对文艺战线的基本要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不变。

80年后的今天,延安文艺精神依然永葆青春,指引着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之路。作为职业作曲家,笔者一直认为把伟大之事和细腻情感相互连接是交响乐的天然特质之一;而宏大的时代和每一个个体之间,也一定存在着由交响乐搭建的桥梁。近年来,笔者先后创作了一系列传承传统文化、反映现实题材的交响乐作品,用作品传达属于这个时代的感情,拉近中国交响乐与大众的距离。面对新时代的观众,作品应该焕发出新的意境,与观众的情感产生新的共鸣。时值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谨以近两年来创编的三部作品,回望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对于经典作品再创作的守正创新之道。

小提琴与乐队《心中的歌》是笔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编的一部献礼之作,由指挥家邵恩执棒中国乐派交响乐团首演于2021年4月国家大剧院“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季。作品还在第35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开幕式音乐会中再次上演。指挥家谭利华携手北京交响乐团在今年建党101周年举办的“七一”特别策划交响音乐会中再次将这部作品作为返场曲目连演两场。“人们终将在心底,把最质朴的谢意化成歌声,送给献身于开启一个新时代的勇者。”这是笔者写给这部作品的题记,也是作为一名晚辈致敬经典的心声。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时代浪花,在荧屏绽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下一篇 舞台艺术——描绘万里河山彰显时代气象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