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日出西边雨——杨晓阳丝绸之路写意写生作品展”于8月30日至9月8日在书画频道美术馆隆重举办,展览收录了杨晓阳以“丝路生活”为主题的诸多写生精品,包括人物写生、风景写生、生活写生等,以中国传统笔墨勾勒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丰富多姿的自然风光、历史风俗和民族风情。
(展览现场)
9月3日下午,以“时代感知与意象美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书画频道美术馆正式举行,在对杨晓阳的艺术创作进行梳理的同时,更深入探讨传统中国画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与艺术内涵。此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文促会美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晓凌担任学术主持,出席研讨会的专家有中国画学会名誉副会长、著名评论家孙克,中国画学会会⻓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秘书⻓、中国⽂促会国画院副院⻓刘健,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奇,中国⽂促会国画院研究员、上海⼤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孟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池瑜,北京大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国际艺术史学会文学刊编辑部主任朱青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牛克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后导师唐勇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洋,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以及“东边日出西边雨——杨晓阳丝绸之路写意写生作品展”的展览艺术家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
(研讨会现场)
学术主持张晓凌首先进行主题阐释,他认为本次展览呈现出的两个核心词是“生命”与“人民”。孙克、王镛、刘健、唐勇力从美术事业和艺术道路等方面阐释杨晓阳艺术的独特价值,以及“写意写生”的转化道路,他们认为杨晓阳为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道路。田黎明、陈池瑜、赵奇、王孟奇、朱青生等专家学者分别从杨晓阳的理论研究、工作与学术实践等方面进行解读,对杨晓阳水墨语言的当代转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吕品田、牛克诚、张江舟、于洋对杨晓阳艺术创作的延伸、传统大写意精神的当代展现、以及中西艺术融合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也引发了与会嘉宾的热烈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格外浓郁。
(张晓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