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的艺术与艺术的冬奥

来自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单板滑雪运动员(雕塑)2.7×1.6×4.3米肖鹏立于首钢园区三号高炉东南侧绿地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1

来自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单板滑雪运动员(雕塑)2.7×1.6×4.3米肖鹏立于首钢园区三号高炉东南侧绿地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奥林匹克运动会和艺术有着历史悠久且不可分割的渊源,它们是历届奥运会的“黄金搭档”。奥运公共艺术和奥运场馆是奥运城市的重要标识和历届奥运会的主要奥运文化遗产。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公共艺术建设中,我有幸作为策划团队的一员参与其中,我们当时从全球征集的作品中挑选了100件雕塑作品,安置在奥林匹克中心区、朝阳公园等重要地点。其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能够向大众传达奥运精神,表达北京“人文奥运”的理念,也体现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和支持。

2020年7月9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向全球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征集公告,邀请全球艺术家用艺术语言展现冬奥理念,共同打造奥运文化遗产,推动公共艺术事业蓬勃发展,为历史留下最生动的形象记忆。在这次的冬奥会公共艺术创作中,北京画院作为指导单位,延续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积累的经验,以冬奥会为大背景,依托公共艺术表达中国人对冬奥会和冬季运动的理解,利用公共艺术传递中国体育精神、塑造中国形象、表达艺术领域的时代理解与专业作为。

以公共雕塑为代表的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公共性以及相对的永恒性和大的体量。在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雕塑概念仅有百余年历史,真正的发展是与共和国同时起步的,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的中国需要以大型公共雕塑来呈现一种新兴共和国的国家态度。21世纪前后,雕塑的“公共性”被提出来,雕塑概念的拓展以及城市空间雕塑的多样性,使得以雕塑为基点的、公共艺术成为创作重点。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雕塑的公共艺术化成为主流。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on_mail@qq.com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上一篇 版画为媒观照“民心相通”
下一篇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汇聚中外艺术之光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